Page 71 - 《青白江年鉴(2017)》
P. 71

特   载
                                                                                                         Feature

              优化提升港区 功 能 布 局,建 成 全 国 功 能 设 施 最 完                用、处置和收益管理 “ 三权”改革,鼓励企业提高
              善、通达能力最突出、通关服务最便捷、经济腹地                            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创建多维度成果
              最广阔的国际铁路港。制定实施 《 成都国际铁路港                          转化体系。
              贸易区建设五年 ( 2017 — 2021 )行动计划》,联动                       发挥改革催化作用,先行先试自贸区建设。以
              打造现代物流业聚集区、临港工业聚集区和现代服                            四川内陆自贸区建设为契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务业聚集区,构建 “ 一港三区、港城一体”总体发                          实现行政精简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国际化、贸易
              展格局。以绣川河生态走廊、城厢古城、祥福镇等                            自由化。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推行市场准入负
              为载体,完善总部办公、酒店、住宅、教育医疗等                            面清单,最大限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深化
              商务生活配套,实现枢纽、产业、城市综合协调发                            商事制度改革,探索 “ 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服务
              展。构建互联互融交通体系,加快地铁等轨道交通                            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进一步放宽服务业领域外商投
              规划建设,推动成绵高速扩容和货运大道环线等公                            资的资质、股比等准入限制和审批 权 限。探 索 海

              路网建设,形成互联互融的 “ 五高五快四横五纵”                          关、国检、铁路、港口等多个部门 “ 单一窗口”联
              交通骨干路网、“ 一环十射”物流通道路网、“ 三横                         合办公,开展关检合作 “ 三个一”试点,强化事中
              四纵五站”铁路网。                                         事后监管。积极争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扩区,探
                  第二,培育城市动力,厚植 “ 四轮驱动”竞争                        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进口商品指定口岸的联动。
              优势                                                大力引进和集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开

                  建设开放型国际化新青白江,既要优化发展环                          展跨境投融资创新业务。积极引进国际教育服务和
              境,更要激发内生动力。要抓住国家实施 “ 一带一                          知名孵化机构,探索开展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试
              路”倡议以及成都建设内陆自贸区、全面创新改革                            点。探索放开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试验区的先行 先 试 机 遇,挖 掘 新 一 轮 城 市 发 展 动                建立自贸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创新
              力,加快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 “ 四轮驱                          企业保税研发进口设备及材料监管模式。积极推进

              动”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                                      公共服务领域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社会治理领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构筑区域 “ 双创”高地。                        域改革。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农
              按照市委 “ 12345 ”创新改革思路,推进成德绵综                       村产权价值转换,激活农村市场化潜力,切实将改
              合创新改革先行区建设。加快 “ 双创”载体建设,                          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以蓉欧创业大院建设为引领,利用闲置楼宇、厂房                                发挥开放带动作用,构建 “ 两网覆盖”格局。
              等资源,打造覆盖全域的众创空间;推进智慧产业                            深度融入 “ 一带一路”,建好国际国内两张物流网,

              城区域科技园建设,打造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                            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助推
                                                                成都打造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国内网方面,开通更
              检验检测、企业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 “ 创业苗圃 +
              孵化器 + 加速器 + 产业园区”梯级孵化体系;力争                        多的国内节点城市铁路货运 “ 五定班列”,实现与
              引进高等 院 校 和 科 研 院 所。加 快 “ 双 创” 主 体 培               京津冀、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沿江沿边
              育,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各类技术平台的建设和                            地区无缝对接,力争实现成都与国内 10 个以上枢
              申报,推动 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加 强 产 学 研 合                       纽城市间的 “ 蓉 欧 + ” 互 联 互 通 班 列 双 向 稳 定 开

              作,形成创新利益共同体;鼓励企业瞄准主导和优                            行。国际网方面,中线节点延伸至德国纽伦堡、荷
              势产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发展一批创新型                            兰鹿特丹等西欧城市,北线节点延伸至莫斯科、覆
              领军企业;积极开展 “ 创业天府·菁蓉汇”等品牌                          盖独联体经北欧与中线闭环运行,南线节点由土耳
              活动,提升 “ 双创”影响力。加快 “ 双创”成果转                        其伊斯坦布尔延伸至南欧与中线闭环运行。鼓励企
              化,建设创新创业指导公共服务中心和创新创业服                            业加快海外网点布局,支持设立海外办事处、建设

              务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服务链条;落实科技成果使                            出口产品展销中心、物流仓储集散分拨中心和售后


                                                                                                         13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