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文化.jpg


一衣清江,风华所聚。《明一统志》载北宋“铁面御史”赵抃入蜀过青白江留下“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的千古誓言以明其志,青白江因此得名。青白江人秉承赵抃“清白”品质,孕育了敖选、李佶等彪炳史册的廉洁公仆,传承风清气正的清白文化基因。如今的青白江区已成为四川省廉政建设研究中心青白江调研基地、成都市青白江区廉政教育基地。

以“铁面御史”之令誉载入《二十四史》的只有一人。他就是宋代历事三帝、五任御史、为政四十五年、官至副相的赵抃。

赵抃(1008-1084年), 男,字阅道,号知非子。他少时成为孤儿,受托与兄长照拂。潜心致学,心无旁骛,26岁即中进士,任武安军节度推官。其后在各地任职,皆有政绩,后被举荐为殿中侍御史。赵抃在任上弹劾不避权贵佞幸,美誉鹊起,京师称之为“铁面御史”。

赵抃曾四次入蜀,两任成都知府。赵抃廉洁自律、清白传家、勤政爱民、反贪肃纪。赵抃最有名的“清白”故事发生在第一次到成都当知府时,他不讲排场,不要车马随从,谢绝地方官员迎送和车马相随,只骑了一匹马,随身仅携带一把祖传雷琴、一只家养的白鹤及途中拾得的一只白龟,“一清二白”上任。第二次到成都任知府,是神宗要求赵抃再次治蜀的。这次入蜀,他的行李更加简单。早在这次入蜀前,他已在泗州放了鹤,在汴水放了龟,只带了个仆人“老苍头”入蜀,并以诗明志:“马谙旧路行来滑,龟放长淮去不回”。

赵抃赴任成都知府,经过湔江时,留下:“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的誓言,以江的一清二白表明自己一心为民,虽万类混杂也绝不同流合污的志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段湔江取名为“清白江”。

赵抃一生清白正直、为官清廉、宽政爱民、惩贪治腐,每晚焚香诰天自我反省,在他的治理下,蜀地奢靡之风大为改观。千百年来,“清白”精神在青白江区境内发扬光大,培育了众多青史留名的乡贤:宋有理学家谢湜,明有御史敖选,近代辛亥革命先烈彭家珍、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等,他们积极践行“清白做人”理念,不断丰富着“清白文化”的内涵。古往今来,青白江人受“清白做人”思想熏陶,将其作为安身立命、传家立业的根本。

如今,清白文化正在广泛融入人们心中,成为青白江城市发展进步的关键助力,“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已形成共识。

2015年4月,青白江区成功举办首届“铁面御史”赵抃与清白文化学术研讨会,汇集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围绕赵抃“清白文化”深入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打开了赵抃清白文化宣传窗口。2016年4月,青白江区成功承办了中国社科院第九届廉政研讨会调研活动,来自中央、省、市纪委的领导和全国各地知名大学以及中央、省、市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实地调研“清白文化”,极大地提升了青白江“清白文化”知名度。

2015年以来,调研基地立项完成“清白文化”建设研究等重大课题三项,出版了《“铁面御史”赵抃清白文化史料集萃》等书籍,为清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将“清白文化”内容纳入全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让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倡导清白做人思想;积极推进公民“清白文化”教育,将“清白文化”有机融入反腐倡廉巡展、道德讲堂、百姓故事会、“道德模范”“青白江好人”评选等活动中,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赵抃及其廉洁事迹,使清白思想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

2016年8月,青白江区在区博物馆设置赵抃“清白文化”专题展览,并免费面向市民开放,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系统化地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展示北宋“铁面御史”赵抃的生平、廉政事迹和“清白文化”内涵,倡导清白之风、推进廉政建设。目前,该专题展览已成为四川省廉政建设研究中心青白江区调研基地和成都市青白江区廉政基地。

2018年7月17日晚19:30,青白江区委区政府以赵抃题材,所创作的大型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在成都锦城艺术宫盛大开演。希望能够通过刻画赵抃以身作则,惩治腐败的“铁面御史”形象,以史明鉴,让延续数千年的“清白文化”继续指引当代干部群众,以文化养精神,打造一片“清白”世界。

青白江区还不断丰富清白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全区机关、村(社区)、学校、医院、家庭、企业、景区等行业部门的廉洁文化建设中,成功打造区国税“品质国税,3Q传情”、区人民医院“廉心仁术 清白从医”等26个示范点,让清白文化在传承中弘扬、在践行中发展。

青白江区流传至今的曾氏“十条规训”、陈氏“八德家训”、温氏“克勤克俭,唯读唯耕”等优秀家规家训,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对“清白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一直以来,青白江区都十分注重清廉文化教育培养,注重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近年来,青白江区以“清白文化+”的理念,使清白文化与各行各业紧密结合,以形式多样的展示载体,为“清白文化”品牌塑造提供了平台窗口。

友情链接:

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便民路6号    电话:028-68936663   
蜀ICP备2021021203号    技术支持:成都市青白江区数字方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