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jpg


先秦时期众多青铜器代表青白江精湛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和繁盛的手工业文明,1956年相继开建动工的四川肥料厂、四川省小型氮肥示范厂和成都钢铁厂奠定了青白江区作为国家“一五” 时期西南首个工业区、西南冶金、建材和机械制造基地、天府成都工业卫星城的重要地位,是青白江立区之本。时至今日一批企业云集于此,搭乘“一带一路”的繁荣快线,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巨大的发展动力。

青白江区的现代工业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五”时期,一批国家及地方的重点工业企业先后在青白江建成投产。1956年,国家计委和国家建委决定在四川建四川肥料厂(今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化”),最终选址在成都北郊(今青白江区域内),并于当年9月1日正式破土开工。1958年8月1日,另一重要国企成都钢铁厂(以下简称“成钢”)也在今青白江区域内动工兴建。两大承载着国家重托的国有工厂先后落户于此,拉开了青白江区现代工业的历史,同时也意味着青白江区在孕育之始就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温江地区小型氮肥厂(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成都磷肥厂、成都化学纤维厂、四川省机械厂等一批国家及地方的重点工业企业先后建成。1966年到1976年,工业战线上的广大职工克服困难,坚守岗位坚持生产,各工业企业坚持技术改造,一批新建企业相继投产,使工业生产继续发展。

1977年开始,工业生产消除了不良影响,持续向好发展。1982~1985年,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厂长负责制和经营承包责任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和加快了区属工业的发展。1986~1990年,工业企业进一步贯彻党中央“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以质量、品种、效益为中心,推动技术进步,加强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使全区工业生产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时期。

到1990年,全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55家,其中驻区市属以上企业13家,区属企业142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10.08亿元,工业总产值15.42亿元(现价),实现利税18 446万元,独立核算企业年平均从业人员40 362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23 833元。化工、冶金、机械、食品、化学纤维、建材等主要工业行业26家,其中化工、冶金、机械、建材四个行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7.61 %。

1990年以来,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后,区委、区政府依托工业优势,抓住青白江区纳入四川省“江—峨”一条线重点开发地区的机遇,规划和实施弥牟工业开发区。先后引进项目31个,其中工业项目占20个,总投资1.39亿元。

1992年国务院颁发《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3年市政府颁发《成都市贯彻实施〈转机条例〉实施办法》,工业企业实施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不断深化。1993年区委、区政府制定《青白江区股份合作制试点办法》,全区新办企业开始实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制度,老企业通过转让、拍卖、重组等形式,逐步推行“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到2002年,国有工业、城镇集体工业以及乡镇工业全部完成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2002年区委、区政府提出“走工业强区之路,构建成都工业高地,实现青白江区跨越发展”思路。

2005年八届区委91次常委会决定,坚持“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建设成都北部新城、生态工业高地”战略决策,设立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控制面积17.36平方千米,当年建成工业区骨干道路,工业老区焕发生机。

川化和成钢两个重量级企业,撑起了青白江产业经济的一片天,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一直是大问题。2015年,按照中央有关会议精神,青白江区启动产业调整,关停了川化和成钢这两个曾经的龙头企业,换来了如今的山长绿水长清。重污染企业全部关停后,青白江区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开始以港立城。川化和成钢走出了一条工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之路,而曾经为这两大企业服务的专用铁路,不仅盘活了青白江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也为青白江的产业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0年,青白江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243户,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4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实现营业收入458.62亿元。全区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50.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完成年度目标的102.8%;完成技改投资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完成市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投资63.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10.8%。

友情链接:

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青江中路183号    电话:028-68936663   
蜀ICP备2021021203号    技术支持:成都市青白江区数字方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