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青白江年鉴(2018)》
P. 243
综合经济管理
Com p rehensiveEconomicAdministration
月,青白江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认定为第一 比上年增长 57.35% ;新增注册资本 169.05 亿元,
同比增长 97.93% ;完成招商引资 3.5 亿元,帮助
批四 川 省 食 品 安 全 示 范 县 ( 川 办 函 〔 2017 〕 27
号); 7 月 17 日,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获省工商行 企业有效融资 60.7 亿元,其中动产抵押实现融资
政管理局 2016 年度年报工作先进单位表彰 ( 川工 23.15 亿元,同比增长 15.51% ,股权出资实现融
商发 〔 2017 〕 101 号); 11 月 22 日,区市场和质量 资 37.55 亿元,同比增长 34.39% 。区市场和质量
监管局办公室获全市 2014 — 2016 年度爱国卫生工 监管局牵头加快推进 11 项自贸区改革任务,向国
作先进集体表彰 ( 成府函 〔 2017 〕 194 号)。 家及省、市争取下放行政权力,获得 “ 外商投资企
业登记”等 11 项国家及省、市权力授权;深化企
【 体制机制改革】 青白江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继 业住所登记改革,在自贸区内实行 “ 企业住所信息
续推行 “ 小科大所” “ 队所合一”监管模式,将 7 申报登记 +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形成多区多点集
个执法中队人员全部下沉至各监管所,并实行所长 群企业住所托管服务体制,以邮政通信地址作为企
负责制,选齐配强所长和中队长。青白江区市场和 业住所登记 26 户,“ 一址多照”登记 44 户,“ 集群
质量监督管理局内设办公室、纪检监察室等 16 个 注册”登记 224 户。自贸区共入驻市场主体 1016
科室,下设综合执法大队,为副局级参公管理行政 户 ( 企业 485 户、个体工商户 531 户),注册资本
执法机构;下设 区 市 场 和 质 量 监 管 局 铁 路 港 分 局 ( 金)合计 131.97 亿元。
( 5 月成立),挂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自贸区分局、
铁路港市场和质量监管综合执法队牌子,为正科级 【 市场监管】 青白江区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单位,采取委托执法方式将专利、版权、物价、文 建成 “ 青白江企业信用信息协同监管系统”,归集
化等相关执法权集中到铁路港分局,负责港区范围 企业主体存活基础数据 54778 条,收集全区 28 个
内大市场领域综合行政执法相关工作;下设应急投 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信息 1517 条,建立监督人
诉举报中心、网络交易监管中心 ( 8 月成立,配事 员库并录入 27 人,依托系统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检
业编制 5 名,其中主任 1 名),为正科级公益一类 查4 次,避免重复检查,缩减行政成本,提高执法
事业单 位。 12 月,青 白 江 区 城 市 执 法 体 制 改 革, 效能;在满足跨部门执法需求的同时,解决区级部
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违规 分执法部门因缺乏市级系统支撑未实现执法 “ 双随
设置户外广告的行政处罚权,以及户外公共场所食 机、一公开”的难题,区环保局、区房管局、区城
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违法回收贩卖药品等 管局等 10 个部门利用 “ 青白江企业信用信息协同
的行政处罚权纳入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范围,同 监管系统” “ 双 随 机” 抽 查 平 台,共 开 展 本 部 门
时划减参公编制 2 名。 “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市场主体 56 次 1014 户次。
【 商事制度改革】 青白江区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 【 工商行政执法】 青白江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加
改革,推进登记便利化,采用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和 大虚假宣传、假冒伪劣打击力度,开展 “ 红盾春雷
个体工商 户 “ 口 头 申 报、当 场 取 照” 简 易 登 记 模 行动2017 ”、晚霞消费维权、电线电缆专项执法检查
式,推行 “ 多证同办”“ 全域通办”,允许 “ 容缺后 等专项整治123项,检查教育培训机构、建材市场、
补”;全面实施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核发电子营 文物流通市场等各类市场主体 25800 户次;切实维
业执照,实现 “ 足不出户”网上登记;推进企业名 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营秩序,牵头对全区 1970 户
称登记制度改革,实现名称网上查重、网上申报和 “ 三无”经营户实施专项整治,成立联合执法领导小
核准;在企业 “ 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 “ 三证整 组,对洗砂场、建材市场、红阳街道永红片区 “ 散
合”的基础上,全面推行 “ 多证合一” “ 32 证合 乱污”相关企业等进行专项整治,取得明显实效。
一”登记 改 革。全 区 全 年 新 增 市 场 主 体7515户, 全区全年有案件 458 件,其中新立案 353 件;累计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