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0 - 《青白江年鉴(2021)》
P. 420
———努力打造开放产业集聚区。产业能级进一 大力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有序推进城市更
步提升,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 新,建设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实施高品质公共服
带动作用凸显,产业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化发展迈入 务倍增计划,创新诠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城市
新阶段,高品质科创空间成为推动产业联动发展的 表达。六是坚持把解决好 “ 三农”问题作为发展的
核心引擎,欧亚 出 口 导 向 型 先 进 制 造 基 地 基 本 建 重中之重,培植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全
成,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铁路港高端临港生产性服 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七是坚持
务业集群集聚,“ 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功能逐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普惠性、基础性、
步凸显,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成链成势,初步形 兜底性民生工程,积极办好民生实事,扎实推动共
成以开放枢纽功能带动物流、以数字化融入产业链 同富裕。
汇聚信息流、以金融创新服务畅通资金流的产业良 三、 2021 年工作安排
性循环发展态势。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是 “ 十
———努力打造改革创新示范区。以自贸区改革 四五”规划 开 局 之 年,是 全 市 “ 高 质 量 发 展 攻 坚
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基本建成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 年”。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城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重大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
改革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取得重大突破, 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创新资源聚集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引领带动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
大幅提升,改革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西部枢 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 “ 四个意识”、坚定 “ 四
纽改革成果集成效应初步显现,为全市、全省乃至 个自信”、做到 “ 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
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
———努力打造国际品质生活区。公园城市理念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
与国际化城市建设理念深度融合统一,生态优先、 观念,坚持以功 能 为 中 心 项 目 为 抓 手 组 织 经 济 工
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形成,城市生态、形态、人文、 作,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
生活、社会价值持续提升,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 求侧管理,巩固 拓 展 疫 情 防 控 和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成
系、开放型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全覆盖可持续 果,更好统 筹 发 展 和 安 全,扎 实 做 好 “ 六 稳” 工
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现代化治理水平显著提 作、全面落实 “ 六保”任务,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
高,平安青白江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环 革,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国际化进程,立
境更加稳定,初步建成兼具柔性风格和异域风情的 足 “ 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总体定位,深
大美生活型城市。 入实施 “ 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
( 三) “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 略,加快建设面向泛欧泛亚、 “ 一带一路”的对外
务。一是主动 融 入 国 内 国 际 “ 双 循 环” 新 发 展 格 交往引领区、开放产业集聚区、改革创新示范区、
局,建设西部地区全球供应链枢纽,构筑成都北部 国际品质生活区和陆港主枢纽,构建 “ 一港引领、
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二是引领协同推进区域对 双核共兴、四片协同”空间格局,打造现代化国际
外开放,持续提升大港区国际化水平和发展能级, 化的成都北部中心,确保 “ 十四五”开好局、起好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 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展。三是坚持以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为支撑,创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
新经济组织方式,加快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着力构 值增长 7.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 8% ;
建功能突出、产业集聚、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开放型 固定资产投资 435 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产业体系。四是全面深化自贸区改革,聚焦重点领 增长 10% ; 城 乡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分 别 增 长
域和关键环节,持续纵深推进综合改革创新。五是 7.5% 和 8.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 耗、二氧化
358